第四届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学术论坛暨江海数智交通国际论坛 在南通大学举办

发布者:张莉莉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9月19日—20日,第四届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学术论坛暨江海数智交通国际论坛在南通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7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交通运输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的实践和创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汤葱葱,甘肃省交通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昌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莉莉主持开幕式。

施佺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聚焦数字交通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当前,数字技术正加速重构全球交通体系,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到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数字交通既是破解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的“金钥匙”,更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引擎”。对江海地区而言,作为滨江临海的交通枢纽,数字技术与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更是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打造“江海数智”特色品牌的关键路径。他表示,此次论坛既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交通、智慧出行学术探讨的及时雨,更是协同创新的合作纽带,期待以论坛为契机,深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江海大地转化,共同培育数字交通发展新动能。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汤葱葱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为主题,既呼应了国家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也契合了南通打造“畅联全国、通达全球”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愿景。他指出,近年来,数字交通已由“概念导入期”迈入“落地深耕期”,其发展愈发需要全球视野的引领、跨界思维的碰撞以及场景驱动的创新。他相信通过思想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必将为南通、为长三角、为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交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范式与路径。

马昌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有助于更好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关注行业发展热点与痛点,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上午,南京理工大学皮大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川教授、同济大学余荣杰教授、吉林大学别一鸣教授、清华大学袁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胡川副教授,先后围绕“可重构特种车辆控制技术”“车载智能计算赋能自主式交通系统”“基于智能车辆的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城市电动公交系统智能调度技术”“高等级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汽车驾驶员接管绩效多模态预测与人机协同驾驶”作主旨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同期,《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 Security》《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Digit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交通信息与安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15本国内外权威期刊的主编、负责人集体亮相,面向与会学者系统介绍期刊定位、选题方向与投稿要点。

下午,3个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29位青年学者围绕热点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学术氛围热烈。同期,江海数智交通国际论坛顺利举办,由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海外顶尖高校的学者,作学术报告与前沿观点分享。论坛期间,数字交通与智慧出行领域新成果发布会重磅召开,3部高水平学术著作集中发布;中国交通“好论文”作者与期刊主编面对面,直击选题、投稿、评审一线“干货”。闭幕式上,大会揭晓并颁发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卓越发明成果、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学生学术论文四大奖项,激励青年人才勇攀科研高峰。

本次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南通大学、甘肃省交通运输协会、南通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和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承办,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和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联合协办。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促进数字交通、智慧出行领域的学术与行业交流。

(吕峰)



联系方式
邮箱:jttm@ntu.edu.cn
联系电话:85012930
版权所有© 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27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