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师简介

硕士生导师吴昌将

姓名:吴昌将

                职称: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部门: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0513-85012930

             Email:wucj2008@ntu.edu.cn

学历及学术经历:

200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10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工学院,获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10月-2016年5月先后任职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岩土工程、地下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工作(2013年12月聘为高级工程师)。2016年5月至今于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任教(2022年12月聘为硕士生导师)。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交流。先后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1项、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南通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项,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重点项目2项,江苏省结构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曾负责的结构和地下工程设计或优化项目近百项,尤其具有丰富的深基坑工程实践经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授权3件,成果转让1件。

 

研究领域:岩土工程优化设计;深基坑与地下工程设计理论。

 

主要成果:

1、科研项目:(在研项目写在前面,重要的、已结题的放在后面,字体:宋体(中文)、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1]     上海市青浦区代汇工业科技厂房基坑工程技术咨询(横向技术服务,2022/10-2023/06,2.5万元,主持在研)

[2]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13-03地块派出所基坑工程技术咨询(横向技术服务,2022/3-2022/12,2.2万元,主持结题)

[3]    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相结合的桩墙合一共同作用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80954,2018/07-2021/06,20万元,主持结题)

[4]    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桩墙合一的共同作用机理研究(江苏省教育厅,17KJD560002,2017/09-2019/08,1.5万元,主持结题)

2、科研论文(列举有代表性的,按照时间顺序,字体:宋体(中文)、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5]    沈吴钦, 吴昌将*, 张军, 等. 深基坑工程模型试验相似土配比及微观表征研究[J]. 人民长江, 待刊.(核心)

[6]    Changjiang Wu, Jun Yu*,Xiaojian Cao and Wuqin Shen. Study on Design Method of Pile Wall CombinationStructure in a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idering Deformation Induced byExc**ation. Front. Earth Sci., 2022, 10:837950. (SCI)

[7]    Jun Yu, Chang Jiang Wu*,Chaojun Jia and Weiya Xu. Study of variation of pore properties in gr**el soilunder triaxial loading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 CURRENT SCIENCE,2021, 121(6): 801-809. (SCI)

[8]  吴昌将, 周磊, 易礼, 等. 深基坑阳角区域变形性状及开挖对坑外桩基的影响分析[J]. 建筑结构, 2021, 51(18): 138-143.(核心)

[9]  吴昌将, 彭杰, 易礼, 等. 上海沪东文化中心深基坑大开口逆作法设计及实践[J].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20(1): 75-81.

[10]  C J Wu, Y J Lai, Cao X J and J Yu. Long-term stability of gr**ityanchorage with notched sill for suspension bridge on soft rock ground[C]. ChinaRock 2020: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0, 570(2):1-11.(EI)  

[11]  C J Wu, Y J Lai and J Yu.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heartests on cemented surface between bedrock and concrete [C]. China Rock 2020: Earth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0, 570(2):1-12.(EI)

[12]张珂峰, 吴昌将*, 易礼.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的变形影响与实测分析[J]. 建筑结构, 2020, 20:128-132

[13]吴昌将, 孙召花, 赖允瑾, 等. 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深大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S2): 245-253.(EI)

[14]吴昌将, 张子新, 丁文其, 张登雨.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的施工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1):158-165.(EI)

[15]WU C.J., Zhang Z.X. , Lai Y.J.. Shear DeformationBeh**ior of the Cemented Interface between Concrete and Agrillaceous Siltstone[C].GeoFlorida 2010: Advances in Analysis, Modeling andDesign - Proceedings of the GeoFlorida 2010 Conference, 2010, 199:1265-1274.(EI)

[16]赖允瑾,吴昌将, 张子新.软岩地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齿坎效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03):593-602.(EI)

[17]吴昌将.深大基坑中大开口顺逆复合工法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3, 43(S1):893-897.

[18]吴昌将, 张子新.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群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7):1305-1309.(核心)

3、专利(列举有代表性的,按照时间顺序,字体: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19]  吴昌将等,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2019.10.29, 中国, ZL201910666046.X

[20]吴昌将等,混凝土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现场大型剪切试验装置, 2011.05.04,中国, CN200910197165.1

[21]  吴昌将等,一种用于软岩地基的齿坎重力式锚碇,2010.06.23,中国,CN200810203914.2

学历及学术经历:

200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10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工学院,获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10月-2016年5月先后任职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岩土工程、地下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工作(2013年12月聘为高级工程师)。2016年5月至今于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任教(2022年12月聘为硕士生导师)。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交流。先后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1项、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南通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项,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重点项目2项,江苏省结构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曾负责的结构和地下工程设计或优化项目近百项,尤其具有丰富的深基坑工程实践经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授权3件,成果转让1件。

 

研究领域:岩土工程优化设计;深基坑与地下工程设计理论。

 

主要成果:

1、科研项目:(在研项目写在前面,重要的、已结题的放在后面,字体:宋体(中文)、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1]     上海市青浦区代汇工业科技厂房基坑工程技术咨询(横向技术服务,2022/10-2023/06,2.5万元,主持在研)

[2]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13-03地块派出所基坑工程技术咨询(横向技术服务,2022/3-2022/12,2.2万元,主持结题)

[3]    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相结合的桩墙合一共同作用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80954,2018/07-2021/06,20万元,主持结题)

[4]    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桩墙合一的共同作用机理研究(江苏省教育厅,17KJD560002,2017/09-2019/08,1.5万元,主持结题)

2、科研论文(列举有代表性的,按照时间顺序,字体:宋体(中文)、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5]    沈吴钦, 吴昌将*, 张军, 等. 深基坑工程模型试验相似土配比及微观表征研究[J]. 人民长江, 待刊.(核心)

[6]    Changjiang Wu, Jun Yu*,Xiaojian Cao and Wuqin Shen. Study on Design Method of Pile Wall CombinationStructure in a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idering Deformation Induced byExc**ation. Front. Earth Sci., 2022, 10:837950. (SCI)

[7]    Jun Yu, Chang Jiang Wu*,Chaojun Jia and Weiya Xu. Study of variation of pore properties in gr**el soilunder triaxial loading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 CURRENT SCIENCE,2021, 121(6): 801-809. (SCI)

[8]  吴昌将, 周磊, 易礼, 等. 深基坑阳角区域变形性状及开挖对坑外桩基的影响分析[J]. 建筑结构, 2021, 51(18): 138-143.(核心)

[9]  吴昌将, 彭杰, 易礼, 等. 上海沪东文化中心深基坑大开口逆作法设计及实践[J].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20(1): 75-81.

[10]  C J Wu, Y J Lai, Cao X J and J Yu. Long-term stability of gr**ityanchorage with notched sill for suspension bridge on soft rock ground[C]. ChinaRock 2020: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0, 570(2):1-11.(EI)  

[11]  C J Wu, Y J Lai and J Yu.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heartests on cemented surface between bedrock and concrete [C]. China Rock 2020: Earth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0, 570(2):1-12.(EI)

[12]张珂峰, 吴昌将*, 易礼.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的变形影响与实测分析[J]. 建筑结构, 2020, 20:128-132

[13]吴昌将, 孙召花, 赖允瑾, 等. 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深大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S2): 245-253.(EI)

[14]吴昌将, 张子新, 丁文其, 张登雨.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的施工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1):158-165.(EI)

[15]WU C.J., Zhang Z.X. , Lai Y.J.. Shear DeformationBeh**ior of the Cemented Interface between Concrete and Agrillaceous Siltstone[C].GeoFlorida 2010: Advances in Analysis, Modeling andDesign - Proceedings of the GeoFlorida 2010 Conference, 2010, 199:1265-1274.(EI)

[16]赖允瑾,吴昌将, 张子新.软岩地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齿坎效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03):593-602.(EI)

[17]吴昌将.深大基坑中大开口顺逆复合工法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3, 43(S1):893-897.

[18]吴昌将, 张子新.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群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7):1305-1309.(核心)

3、专利(列举有代表性的,按照时间顺序,字体: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19]  吴昌将等,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2019.10.29, 中国, ZL201910666046.X

[20]吴昌将等,混凝土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现场大型剪切试验装置, 2011.05.04,中国, CN200910197165.1

[21]  吴昌将等,一种用于软岩地基的齿坎重力式锚碇,2010.06.23,中国,CN200810203914.2